首页 寒枝不依 第1章 1
第1章 1
更新时间:2024-04-30 18:08:36 字数:3894 作者:小毛驴

顾白之曾说,无论何时他都会护在我身旁。

可温娴出现后一切都变了。

我们一起努力赢来的花灯可以被随手送给温娴,最后一根糖葫芦也不再属于我。

他们大婚那日,我终于选择彻底放手。

顾白之却瞬间慌了神。

1.

正月初三,日照景明,正是宜婚嫁的好日子。

整个顾府被装饰的一片喜气。

我在人群中,默默看着一身大红喜服的顾白之。

他拄着拐杖却依旧忍不住踱步着。

时不时探出头去,神情间隐约露出些迫不及待。

终于,伴随着浩浩荡荡的人群,一辆布置精美的马车在顾府门前停下。

顾白之大步向前,牵起红绸的另一端,将马车中的少女带了出来。

两人一前一后步伐一致的向着礼堂内走去。

我浑身颤抖,面色苍白。

视线忍不住朝着两人的脚步投去。

一步、两步、三步........

数到第三十步时,果然看见两人在礼堂正中站定。

从大门到顾府礼堂一共要走三十步。

这三十步,我在心中默数过无数次。

以往每当最后一个数字落下,我眼前都能浮现顾白之弯眉浅笑的面庞。

他会一边递上我最喜欢的栗子糕,一边在我耳边道着。

「阿枝,我回来了。」

可这次,这三十步,是我和顾白之告别的三十步。

从今以后,再也没有看见顾白之便会满心欢喜的梁寒枝了。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管家阿伯的声音响彻在整个顾府,直钻入我心里。

心口中传来一阵绞痛,宛如被人扼住了脖颈,难以呼吸。

我回头最后看了一眼礼堂中的璧人。

转身离去时,眼中积蓄的泪水难以控制的划落。

其实很久之前,我就想到了这日。

我只是没有料到,原来已有预告的离别,也能如此痛彻心扉。

2.

我和顾白之是在年少时相识的,初见他的那日是一个大雪天。

从马车上下来时,我一眼便瞧见了候在府前的顾夫人和安静待在她身旁的少年。

少年裹在狐皮大氅中,眉目清冷,一看便知是常年养在盛京的小少爷。

他从顾母身后探头打量着我,眼睛一眨一眨的。

而我抬头看着面前的顾府大门,心绪不佳。

半晌,他拉了拉顾母的衣袖。

看向我时新奇的出声。

「母亲,寒枝妹妹生得真好看,是我见过最好看的人了。」

我神色一顿,因着这句,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顾白之的初印象都并不算好。

直到后来一场对我人生轨迹影响很深的宴会。

那时顾母带着我和顾白之,一起参加谢府老祖母的八十岁寿宴。

顾母去了主桌,而我和顾白之则被带路,前往主宴隔壁的流芳园,同小辈们一道用膳。

午宴快结束时,一直坐在我身旁的少女突然主动靠近了几分。

我抬头看去,只见面前的女子正温和的笑着。

她面容和善,薄唇微启。

「梁寒枝,我这份膳食用不完了,你是不是还未吃饱,要不我这份赠与你吧。」

我低头看了一眼女子面前几乎未动过几分的吃食。

这般浪费了的确可惜。

祖母曾教导过我,虽然我们出身富贵人家,可也不能肆意铺张。我还记得,她同我说这话之时,我们还身处乱世。

所以祖母常常嘱咐梁家子孙,要时刻谨记,这世上还有许多百姓是吃不饱穿不暖的。

如今胜朝安定,百姓生活富足。

可浪费总归还是不好的。

在女子期待的目光下,我点了点头,接过了面前的膳食。

眉眼弯弯,懵懂出声。

「谢谢。」

话音刚落,流芳园中便响起哄堂大笑。

女子笑意加深,望向我的眼眸中是毫不掩饰的鄙夷。

「我就知道你会接受,果然是汴州来的,上不了台面。」

我微微皱眉,不明白面前人怎么突然变了模样。

周遭嘲笑声纷纷响起。

「她还真的点头了,人家吃剩下的吃食都要,肯定是很少见到这些好东西吧。」

「我们盛京啊,这些都是赏给奴仆的。」

「就是,看这满京城的贵女哪有像她这样的。」

众人一言一语,我满脸涨得通红,微微低下头。

其实我并不是觉得我那般行径有何不对。

只是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给顾府丢人了。

我现在的一言一行在一定程度上是代表着顾府的,不能再同从前那般肆意胡来了。

愧疚感犹如潮水般将我包裹其中,让我止不住的发颤。

顾白之的手便是在此时轻轻的握住我,想要以此安抚着使我平静下来。

「你们要是见过汴州战时,因缺少吃食,而出现的人吃人的情况,便不会有机会在这里说风凉话了。」

少年的声音还带着稚气,却铿将有力。

已然有了些上位者的气势。

顾府唯一的小世子也是未来的侯爷发话护着,自是没有人敢再出声。

我抬头望向顾白之,突然觉得,他似乎和我想的不太一样。

他明白我的汴州,明白我所想。

他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盛京小公子。

斑驳的阳光透过树影落在少年的面庞上,手心的温度逐渐升高,悸动疯狂生长。

很久以后我才明白一个道理,有时候当印象开始转变时动心便也就开始了。

接下来的几年里,我们常常一起讨论诗书。

顾白之完成夫子的课业时,我便在他身旁静静的翻阅着他替我寻来的古籍。

渐渐的,顾白之的身影在我身边出现越来越频繁。

我们会一起泛西湖,一起贺新岁。

每一年跨岁这日,顾白之都会在深夜匆匆赶来扣响我的院门,只为第一个同我道上「新岁快乐」。

只因,老人们常说,元日这天互相第一个送上祝福的两人是不会分离的。

终于,在一次上元灯节,他递上一块同心玉佩,浅笑出声。

「阿枝,等我高中状元那日便来向你提亲。」

年少相识,我们也曾也约定好了余生相守。

3.

可我没想到,温娴的出现可以轻易改变这一切。

一场话本子里的英雄救美,让不受重视的十三公主对顾家小世子情根深种。

自此成了他身后的小尾巴。

一开始,顾白之很排斥温娴的到来。

他觉得温娴的出现,打扰了我们两人独处的时光。

可温娴从不气馁。

她会捡起精心缝制却被顾白之随意丢弃的荷包,眼眶带泪的自责是自己的手艺还做的不够好。

会孜孜不倦的同顾白之制造各种偶遇。

会背下顾白之写下的每一篇策论,满眼都是对他的崇拜。

她总是说,她年幼丧母,受尽冷落,只有和顾白之在一起的时光才是最快乐的时刻。

一次,我和顾白之在花灯节这日,按照约定一起去摘星阁猜灯谜,夺取最精美的灯笼。

一切都和往年一样,我们毫无悬念的赢得了魁首。

只唯一不同的便是身旁多了一个温娴。

离开时,老板把灯笼递给我,无奈叹气。

「今年的灯笼又归这位姑娘了。」

已经连续三年,这花灯节最炙手可热的花灯都落到了我手上。

我和顾白之对视一眼,眼里流露出只有对方才懂的默契。

温娴见状,微微侧身,正好挡住了顾白之看向我的视线。

她拉了拉顾白之的袖子。

「我从没见过这么精美的花灯.......」

话未说完,可想要表达的意思却已分明。

她也想要这个花灯。

那时,我原以为顾白之会和往常一样,对温娴所说不甚理会。

可他低头看着温娴眼中流露出的向往。

眼神一顿,突然出声。

「阿枝,你已经有过两个花灯了,要不这次就给温娴吧。」

闻言,温娴眼神猛的一亮。

在顾白之视线看不到之处,挑衅的看着我,洋洋得意。

我最终还是没有把花灯让出去。

可看着顾白之,我的心不断下坠。

有时候,有些下意识的选择,常常代表着很多东西。

有些事情,一旦开始转变,便会一发不可收拾。

果然,后来的一切都我那日预想的一样。

最后一根糖葫芦不再属于我,顾白之身上除了他送我同心玉也多了一枚制艺蹩脚的荷包。

那日起,顾白之同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温娴的过往太过凄惨,希望我让让她。

直到如今,温娴最想要的,我也让了出去,顾白之总该满意了。

4.

离开顾府后,我便来到了簪花小巷。

这里的布局和我在汴州时生活的很像。

想念汴州时,我都喜欢来这里看看,就像重新回到了汴州,回到了那个家人在旁的日子。

我失魂落魄,脚下的步伐似有千斤重。

感受到雨点落在身上时,我征愣的抬头望向天空,只见头顶早已不知不觉间被乌云笼罩。

盛京城的天总是这样,说变就变,辰时还艳阳高照,此时却突然落起了淅沥小雨。

小巷原本熙攘的人群纷纷向着家的方向跑去,很快就空荡起来。

雨点打在我身上,带来丝丝凉意,直钻入人心。

好像连天气都和我作对,我蹲下身抱住自己,再也控制不住大哭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头顶传来一声叹息。

「你果然在这。」

我抬头看去,一人正撑着伞站在我身旁。

伞下,是贺澄那张肆意张扬的熟悉面容。

「你怎么来了。」

我愣怔出声,似乎还未反应过来。

见我衣角还有一小部分被沾湿,贺澄再次将竹伞向我身旁倾斜了几分。

往日素来不羁的脸上被郑重代替,像是回忆着什么曾经许下的承诺。

「梁寒枝,你还记得吗,我曾答应过你,只要你需要,我会永远在你身后。」

5.

贺澄的声音将我拉回久远的记忆。

我和贺澄是在汴州相识的。

那时,有阿爹阿娘护着,我还是自由自在的梁寒枝。

贺府的宴会上,我趁着母亲和贺母交谈时偷偷溜到了贺府的禾园。

禾园的桃花是满汴州最好看的,我想要为母亲摘一枝。

跑到桃树前,我学着书里的样子,撸起袖子,小手环住桃树便开始拼命往上爬。

结果爬到一半便没了力气,上不去,更不敢往下,就这么环抱树干卡在了正中央。

微风拂过,禾园的桃花落了满地。

一声轻笑响起,张扬恣意的少年倚在桃树上,慵懒的投来目光。

「这是谁家的小豆丁。」

我好奇的向上看去,少年轻轻一跃便轻松的带着我一齐落地。

他递上一株桃枝,摸了摸后脑勺,装作一本正经的样子。

「喏,你是想要摘桃枝吧,这个给你。」

我欣喜的接过,放在身前嗅了嗅,没注意到面前人越来越红的耳尖。

那日起,贺澄便成为了我最好的朋友。

他会在我罚跪祠堂时,偷偷翻墙来给我送点心。

会在我偷摘果子时,站在树下帮我望风。

会陪我一起用弹弓,将那些嘲笑我的人都打得落荒而逃。

那时贺澄说,他会一直站在我这边,护着我。

可变故的到来总是让人始料未及,很快我就独自踏上了前往盛京的旅程。

没有家人,也没有宋澄。

所有曾经说好了要一直陪着我的人,一下子都消失在我身边。

再也没有人护着我做那个自由自在的梁寒枝。

再次同贺澄相遇,便是圣上嘉奖让贺府搬来汴州的第一日,贺澄前来便来寻我。

见到他时,我满心满眼里都是欢喜。

我再寻不回汴州的家人,能再次见到在汴州时结识的好友,我很开心。

直到一次醉酒,他握住我的手,明明是醉了,可神情却格外认真。

「枝枝,若我说,我毕生所求,从不是做你的挚友而是你的夫君,你将作何?」

我后退一步,摸了摸腰间的同心玉。

自此,渐渐和他断了联系。

设置
  • 阅读主题
  • 阅读主题
    雅黑
    宋体
    楷体
  • 阅读主题
    • A-
    • 18
    • A+
  • 自动订阅 不在展示订阅提醒,自动订阅下一章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