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权路狂飙,从驻村干部开始 第85章 如潮的民意
第85章 如潮的民意
更新时间:2025-08-14 15:17:50 字数:2280 作者:草哥的传说

胡立明的目光,突然变得无比锐利,语气也陡然加重:

“赵大彪?顶多算个冲在前面的马前卒,甚至可能只是个被推出来的替罪羊。他背后必然还有人,而且能量不小,手眼通天。”

“不把这颗深埋的、可能已经腐烂到根的毒瘤连根拔起,不仅林深时刻处在致命威胁之中,”

“我们刚刚点燃的希望,凝聚了省里领导关注、县里全力支持、乡亲们全部心血和这些企业家真金白银投入的‘红宝石’项目,随时可能被他们用更阴险、更致命的手段彻底摧毁。”

“到那时,损失的就不仅仅是一个项目,而是民心,是政府的公信力,是我们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发展机遇。”

潘副局长认真地听着,脸上的惊骇和后怕,早已被一种刑警特有的、面对重大案情时的冷峻和狠厉所取代。

他狠狠吸了最后一口烟,将早已燃尽的烟蒂在脚下粗糙的田埂上用力碾得粉碎,

仿佛碾碎的是对手的侥幸。

他抬起头,眼神里透出一股破釜沉舟的决绝和凛然正气:

“老胡,啥也别说了,这事,我潘玉刚管定了!七道弯这笔账,必须算清楚。”

他动作麻利地掏出手机,一边解锁屏幕,一边语速飞快:

“我这就给蒋劲松打电话,马上带人给我过来,我就不信,做了这么多事,布了这么大的局,还能一点狐狸尾巴都不留?至于什么马前卒…”

他眼中寒光一闪,嘴角勾起一丝冷硬的弧度,

“不管他是谁,挖不出他背后那条线,我这个主管刑侦的副局长,就他妈是吃干饭的,白穿这身警服。”

山风骤然变得凛冽,卷起地上更多的尘土,呼啸着掠过空旷的田野,吹动着两位地方大员鬓角的发丝。

一场针对七道弯夺命迷雾和双林沟幕后黑手的深入调查与雷霆行动,在无声的硝烟中,已然如出鞘的利剑,精准地锁定了目标。

……

夕阳熔金,将双林沟染成一片温暖的琥珀色。

喧嚣散去,留下的是满地狼藉的喜悦——扯下的红布横幅像凯旋的旗帜堆在墙角,散落的松枝散发着余香,展示台上还残留着西红柿清甜的汁水印记。

村民们没有急着散去,而是在小翠仙和田晓禾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收拾着场地。

孙大哥扛着一卷沉重的红绸布,黝黑的脸上汗珠滚落,却咧着嘴,笑得脸上像开了花。

他小心地把布卷放在村小学库房门口,直起腰,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不远处那个坐在轮椅上的身影。

林深正被几个半大孩子围着,孩子们叽叽喳喳,争着把自家地里刚摘的、最大最红的“沙瓤蜜”塞到他怀里。

“林干部!尝尝俺家的!可甜了!”

“林干部!俺娘说让您带回去给医院的大夫也尝尝!”

“林干部……”

林深有些无奈地笑着,一边推拒着,一边温和地回应着孩子们的热情。

他那条打着厚厚石膏的腿,此刻在夕阳下,非但不是狼狈的象征,反倒像一枚闪亮的勋章。

孙大哥看着这一幕,心头百感交集。

他狠狠抹了把脸上的汗,对旁边正搬凳子的铁蛋感慨道:

“铁蛋,瞅瞅,这才半个月?刚来那会儿……”他摇摇头,声音里带着唏嘘和由衷的敬佩。

铁蛋也停下动作,用力点头:

“可不咋地!孙叔,您还记得不?林干部刚进村那天,开着个破捷达,灰头土脸的,赵大彪那么作贱他,说大学生种高粱米,懂个屁的种地,连…连俺爹……”

铁蛋想起他爹王栓柱当初被红毛架拢,带着拆迁村民去闹林深的样子,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俺爹那会儿不也嘀咕,说这娃看着细皮嫩肉的,能在这穷山沟待几天?别是来祸害咱的吧?”

“祸害?”旁边正扫地的“大喇叭”刘婶儿耳朵尖,立刻接过了话茬,嗓门依旧洪亮,却没了往日的刻薄,更没了传播林深和小翠仙八卦时的无聊,嘴里满是解气,

“现在看看谁祸害谁?赵大彪那王八犊子才叫祸害!林干部这叫啥?这叫点石成金!那几颗破西红柿,搁以前,烂地里都没人稀罕多看两眼。现在呢?省城来的大老板抢着要,八百万啊!我的老天爷,那得是多大一堆钱?堆起来能把赵大彪那保时捷都埋喽!”

她的话引来周围一片哄笑和赞同的附和。

“就是!林干部就是咱们双林沟的福星!”

“要不是林干部,咱这破大棚,早让黄矿长的煤灰埋了!”

“看看人家林干部这脑子,‘小时候的味道’!这话咋想出来的?听着就暖心窝子!”

每一个路过的村民,无论男女老少,搬着东西,扫着地,都不由自主地放缓脚步,目光投向林深的方向,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感激、敬佩,甚至带着点小心翼翼的崇拜。

那声“林干部”叫得格外亲热,格外响亮。

这与林深初来乍到时,那些冷漠、怀疑、甚至带着敌意的目光,形成了天壤之别。

那时,村民们集体质疑,让他为镇上失败的大棚项目买单,面对他的大棚改造计划,回应的只有窃窃私语和敷衍的沉默。

赵大彪在台上唾沫横飞地鼓吹煤矿招工的好处,宋国栋镇长打着官腔说些不痛不痒的“支持”,而村民们眼里只有麻木和现实的考量——下矿挖煤,至少能立刻见到现钱。

谁信一个不起眼的小干部画的“西红柿致富”大饼?

如今,那看似遥不可及的“大饼”,在八百万真金白银的辉映下,变成了触手可及的金山!

废弃的大棚成了聚宝盆,不起眼的西红柿成了“红宝石”!

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轮椅上那个青年不屈的脊梁和燃烧的心!

民意如潮,无声却汹涌。

这巨大的反差,如同一股股暖流,汇聚在林深周围,形成了他最坚实的后盾,也是最耀眼的主角光环。

林深感受到了。

他抬起头,迎向那些热切的目光,疲惫的脸上露出真诚而温暖的笑容,用力挥了挥手。

这一挥手,又引来更热烈的回应。

“林干部,您放心回县里养伤,大棚有俺们盯着,保证修得结结实实!”

“对!林干部,您早点回来!咱双林沟离不了您!”

“路上小心啊!七道弯那破路,慢点开!”

在村民们七嘴八舌、饱含深情的叮嘱和挥手中,那辆墨绿色的伏尔加老爷车,如同一位载誉归来的老兵,发出低沉而满足的轰鸣,缓缓驶离了村口。

老陈师傅稳稳地握着方向盘,脸上也带着与有荣焉的笑容。

车子驶上通往村外的土路,村民们的身影在倒车镜里渐渐变小,

但那汇聚的、充满希望的目光,却仿佛穿透了距离,烙印在每个人的心头。

设置
  • 阅读主题
  • 阅读主题
    雅黑
    宋体
    楷体
  • 阅读主题
    • A-
    • 18
    • A+
  • 自动订阅 不在展示订阅提醒,自动订阅下一章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