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权路狂飙,从驻村干部开始 第103章 县委书记的考量
第103章 县委书记的考量
更新时间:2025-08-24 17:16:45 字数:2287 作者:草哥的传说

仓库内外,瞬间安静了一下。

这是一种激动前的本能,是蓄势的前奏。

随即,所有人爆发出更大的干劲,每个人都挺直了腰板,动作更加利落,精力也越发的专注。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声的紧张与期待。

车队在村部旁的空地停下。

车门打开,县委书记黄展妍率先从考斯特上走了下来。

她穿着简洁的白色衬衫和深色西裤,短发利落,面容沉静,眼神温和却带着洞察一切的敏锐。

在她身后,县委办主任胡立明以及农业局局长陈为民、扶贫局局长孙宏伟、发改局局长曹胜利、交通局局长张建强、商务局局长周敏、质检局局长吴天华、财政局局长李国富等一干县里实权人物鱼贯而出。

个个神色严肃,带着审视的目光,打量着这个引爆网上舆论的小山村。

车队后面,镇长宋国栋刚跳下桑塔纳,带着办公室主任王德发一路小跑着赶了过来。

见到黄展妍,本想尽地主之谊,彰显自己这位镇长的作用。

不料,黄展妍只是冲他点点头,没说一句话,就直奔村委而来。

县委办主任胡立明,则挡在宋国栋身前,提醒他,县委黄书记主要是来看村里的情况,镇上的人跟着听,跟着看就行。有什么话,回头再说。

宋国栋着只好乖乖跟在人群后面,不敢声张。

林深深吸一口气,拄着拐,稳稳地迎了上去。

田晓禾、叶蓁蓁、王栓柱、孙有福、大喇叭婶等人紧随其后。

“黄书记!胡主任!欢迎各位领导莅临双林沟指导工作!”

林深的声音不高,清晰有力,带着惯有的沉稳。

黄展妍的目光落在林深身上,看到他腿上的石膏和依旧有些苍白的脸色,眼中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和关切。

她的潜意识里,不由将眼前的林深,和苏晴部长所说的那个在雨中扛起电线杆、东黄水版的“掷铁饼者”,反复做着对比。

虽然现在的他,伤腿在身,少了些力量感和粗犷,但脸上的专注与眼中的坚毅,却依然那么令人印象深刻。

自上次在县医院探望,虽然只隔了几天,但林深在黄展妍心中的形象,却有了不一样的变化。

个中原因,是闺蜜兼领导的苏晴反复跟她强调的结果。

包括昨天,黄展妍在向苏晴汇报说,准备来双林沟村考察支持时,两人再次聊起林深。

这已经是自苏晴得知林深再次遭遇车祸受伤后,与黄展妍的第三次通话。

目的当然是关心和了解林深的恢复情况。

这期间,苏晴只跟林深通过一次电话。

虽然有救命之恩,两人也聊得不错,林深为人也很稳重,对救苏晴的事一直严守口风,

但碍于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的身份和多种因素考虑,苏晴还是愿意多从黄展妍处得到消息。

这样似乎更稳妥,也更符合逻辑。

黄展妍当然也更乐意做两人之间联系的纽带。

电话里,黄展妍再次汇报了林深的恢复情况,不可避免地谈到他在病床上,指挥“红宝石”项目的路演,带病坚持回村主导项目招商引资的事情。

苏晴在电话里,再次对林深大为赞叹,也被林深对事业的执着和对村民负责的态度,深深感动。

同时,嘱咐黄展妍在县委书记的权力范围内,能扶尽扶,能帮尽帮,尽最大努力支持林深。

黄展妍当即表示:“这个你放心,只要是在正阳县范围内,政策、资金、人力、物力,我来保障。既然当了这个县委书记,不帮自己人帮谁?何况,林深干的是正事,又能无私为民,我有一千个理由帮他!”

话已到此,两个闺蜜之间,很多事情都心照不宣。

这是苏晴与黄展妍对支持林深的私下布局。

不到必要时候,就算当着林深的面,也不会挑明。

这就是政治。

迎着拄着单拐走上来的林深,县委书记主动伸出手:

“林深同志,辛苦了!腿伤恢复得怎么样?”

黄展妍的声音温和,带着女人特有的关心,像一股和煦的风。

“谢谢黄书记关心,恢复得很好,不影响工作。”

林深与黄展妍握手,感受到对方手掌的力度和温暖。

“不影响工作?”黄展妍微微挑眉,目光扫过他手中的拐杖,语气带着一丝责备,更多的却是欣赏,

“我看你是一刻也闲不住,网上那个‘徒手摘蜂巢’的视频,可是把我们县委大院都震动了,有勇有谋,胆大心细,好!”

她的话音刚落,身后的那些局长们,看向林深的目光顿时又多了几分尊重和期待。

新任县委书记上任的第二天,抛开繁杂的事务,首先去县医院探望一个驻村干部,这个消息在县委大院传开后,整个正阳县官场,没人敢轻视林深。

现在又成了网上硬核证明“无农残”的猛人,眼前这个年轻的驻村第一书记,绝不能等闲视之。

局委办的头头们,都在心里盘算,等一下到了对接环节,该怎样为林深出点血。

不仅是支持林深,支持双林沟村,更是为了取悦新书记,让黄展妍看到自己的“官场情商”和“懂事程度”。

“黄书记过奖了,项目刚刚启动,各项工作都得抓紧,不能辜负这大好形势啊!”

林深谦逊地笑了笑,侧身引路,

“各位领导,这边请。先看看我们临时的‘红宝石’包装车间和发货现场?”

“好!我们正要看看你们最真实的情况!”黄展妍迈步向前。

一行人走进仓库。

顿时,一股混合着西红柿清香、泥土气息和忙碌汗水的独特味道扑面而来。

眼前的景象让这些见多识广的县领导们也微微动容:

几十名村民在各自的岗位上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更有几十名村民源源不断地往这里运送着。

妇女们灵巧的手指飞快地分拣、码放,红艳艳的西红柿如同宝石般在她们手中流转;

汉子们则负责搬运、裹被、装箱,沉重的保温箱在他们肩上稳稳传递;

叶蓁蓁的白大褂在人群中格外醒目,她正一丝不苟地对着一筐果子进行最后的抽检,糖度仪发出轻微的滴声;

田晓禾则像只敏捷的蝴蝶,在人群中穿梭,协调着各方,声音清脆地指挥着;

小翠仙拿着她那根醒目的烧火棍,目光炯炯地巡视,活像个一丝不苟的监工;

角落里,王栓柱正和几个汉子把裹得严严实实、如同襁褓婴儿般的保温箱装上租来的箱货。

整个场面繁忙、嘈杂,却透着一股蓬勃的生命力和井然的秩序感。

尤其是那一箱箱裹着厚棉被、贴着标签的“双林沟红宝石”,更是引起了领导们浓厚的兴趣。

“林深同志,这些西红柿…怎么裹着棉被?”

商务局局长周敏很好奇,她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土法保温”。

设置
  • 阅读主题
  • 阅读主题
    雅黑
    宋体
    楷体
  • 阅读主题
    • A-
    • 18
    • A+
  • 自动订阅 不在展示订阅提醒,自动订阅下一章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