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权路狂飙,从驻村干部开始 第121章 纪委书记的凝重
第121章 纪委书记的凝重
更新时间:2025-09-01 15:58:36 字数:2467 作者:草哥的传说

写字台后面的黄展妍,已经难掩脸上的惊讶。

黄展妍深知自己这位闺蜜兼室友苏晴,不仅是身份地位,更有孤傲的性情,即使是亲密如两人,也难得吃上一顿饭。

而现在,苏晴竟然主动约林深的饭,这已不仅仅是欣赏,更是一种强烈的政治信号和极其深厚的私人情谊!

林深——这小子,在七道弯那场惊心动魄的救援之后,竟然走进了苏晴的“核心圈子”!

打完电话回来的胡立明,站在门口,先是听见林深称呼对方“苏部长”,又见黄书记一脸惊讶,转而欣慰的表情,就猜到了八九分。

平时,偶尔也听到黄书记和苏部长通电话,知道那是省委组织部长的存在,可望而不可及。

紧接着,就听见林深被约饭,胡立明的眼睛瞬间瞪得老大。

刚才还在被人构陷,限于被动的地位的林深,一眨眼,竟然成了省委组织部长的座上客。

这林深,简直是牛魔王——牛气冲天!

他未来的路,恐怕要超出所有人的预料了!

林深手握着话筒,暗吸了一口气,压下心头的巨震,语气依旧保持着恭敬和平稳:

“苏部长您太客气了!七道弯的事,任何一名党员干部遇到都会那么做的。能向您汇报工作,聆听您的指示,是我的荣幸!我一定准时赴约,谢谢苏部长!”

“好,那就到时候见!”苏晴干脆利落地结束了通话。

林深将话筒轻轻放回座机,办公室里出现了片刻的寂静。

正在这时,办公室门外传来沉稳的脚步声。

敞开的办公室门口,一位身材魁梧、面容严肃的中年男子大步走了进来。

正是县纪委书记纪长河。

任书记五十岁出头,浓眉大眼,目光如炬,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黄书记,您找我?“

纪长河声音洪亮,带着东北人特有的直爽。

他身后,跟着两位面色严肃的纪检监察人员。

黄展妍站起身,轻轻一摆手,“纪书记,请坐。”

纪长河没有马上落座,目光锐利地扫过办公室,最后落在林深身上,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了然,

“黄书记,接到胡主任电话,我们第一时间就赶过来了。林深同志遭遇的情况,胡主任在电话里已经简单通报。看来,我们县纪委,是时候刮一场大风,好好清理一下某些角落里的积垢和蛀虫了!”

他伸出手,主动与林深用力一握,

“林深同志,谢谢你的担当。接下来,就交给我们吧!请你配合,把你知道的所有情况,尤其是关于昌荣公司和那八十万扶贫款,以及你所掌握的所有线索,详细地、毫无保留地告诉我们。”

林深感受着纪长河手掌传来的力量和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心中最后一丝阴霾也被驱散。

林深挺直脊背,目光坦然,迎着纪长河锐利的审视,没有丝毫闪躲。

他开始条理清晰地陈述,声音沉稳有力,将几个月来在双林沟摸爬滚打、抽丝剥茧发现的种种疑点,如同摊开一幅隐秘而危险的地图,铺陈在几位领导面前:

“纪书记,各位领导,情况是这样的。”

他语速不快,确保每个字都清晰有力,

“首先,是扶贫资金的异常流动。双林沟村作为省级重点贫困村,近几年接收的专项扶贫资金数额不小,但实际效果微乎其微。村民普遍反映,从未见过所谓的‘高标准农田改造’和‘村道硬化工程’具体实施在哪里。”

“我调阅了镇财政所的原始凭证,发现有一笔八十万元的扶贫款,在去年十月,以‘双林沟村内道路硬化工程款’的名义,支付给了‘正阳县昌荣建材有限公司’。”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认真倾听的纪长河和两位纪检干部:

“这笔款项的支付凭证手续齐全,有村支书赵大彪的签字,有镇财政所的审核盖章。但疑点在于:第一,工程验收报告极其简陋,缺乏具体的工程量清单、施工前后对比照片以及村民代表签字确认等关键证据;”

“第二,我走访了昌荣公司注册地,发现那只是一个临街的简陋门面,根本不具备承接八十万工程的能力和资质;”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我实地踏查了全村,所谓的‘硬化道路’,根本不存在。只有村口一小段几十米的老路铺了点碎石,还是村民自发弄的,与这八十万完全对不上号。”

纪长河的眉头拧成了疙瘩,手指无意识地在沙发扶手上敲击着,这是他思考重大案情时的习惯动作。

八十万扶贫款,对于一个贫困村来说,是足以改变面貌的巨款,竟然就这样凭空消失了?

这背后牵扯的,恐怕不止是简单的挪用。

林深继续道:“其次,是县里下拨的蔬菜大棚专项补助款。这笔钱明确要求专款专用,用于扶持村民发展设施农业。但据我了解,这笔钱到了镇财政所后,去向成谜。大部分村民并未收到足额补助,或者收到的钱与政策标准严重不符。”

“有村民反映,想要领到补助,需要给当时的村支书赵大彪‘上供’。关于赵大彪,”

林深的声音带上了一丝冷意,“他的事儿,咱们纪检委的正在调查,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第四点,是关于清河镇高速路补偿款的问题。”

林深做了一下停顿,斟酌道:

“高速路项目征地,按政策,对沿线村民有相应的青苗补偿和土地补偿款。但根据部分村民的反映,发现本该直接发放到村民手中的补偿款,很大一部分被镇政府以‘统筹规划’、‘集中使用发展集体经济’等名义截留,划入了镇财政账户。”

“而进入镇财政账户后的具体流向,同样是一笔糊涂账。村民们对此怨声载道,并多次到市里和省里上访,影响很坏。”

纪长河的脸色已经变得铁青。

扶贫款、补助款、补偿款……

这些关乎民生、关乎底层百姓切身利益的“救命钱”,竟然成了某些人予取予求的“唐僧肉”?

“最后,”林深的语气变得更加凝重,“是关于宋国栋镇长与双林沟煤矿矿长黄有德之间的关系。”

“表面上看,他们是正常的政企往来。但根据我掌握的情况,黄有德在清河镇势力盘根错节,其煤矿存在严重的非法开采、侵占集体土地、污染环境,甚至有盗挖盗采国家战备资源稀土等问题。”

“而宋国栋镇长对这些问题长期视而不见,反而在某些项目审批、土地划拨上大开绿灯。他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利益输送链条!”

他顿了顿,补充了最关键的一点:

“还有,纪书记,黄书记!我怀疑,之前我在七道弯遭遇的那两起‘意外’,也并非偶然。其背后黑手,很可能就是清河镇盘踞的黑恶势力。”

林深一口气说完,办公室里鸦雀无声。

他提供的线索,将清河镇乃至正阳县某些角落的黑暗与污秽串联起来,勾勒出一个触目惊心的腐败与黑恶交织的网络。

专项补贴被层层扒皮、挪用;

基层政权被侵蚀,干部与黑心企业老板勾结;

黑恶势力横行乡里,甚至胆敢对驻村干部下黑手!

这不仅仅是针对林深个人的构陷,更是对整个扶贫事业、对基层政治生态的严重破坏。

设置
  • 阅读主题
  • 阅读主题
    雅黑
    宋体
    楷体
  • 阅读主题
    • A-
    • 18
    • A+
  • 自动订阅 不在展示订阅提醒,自动订阅下一章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