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权路狂飙,从驻村干部开始 第96章 专家刁难遇硬茬
第96章 专家刁难遇硬茬
更新时间:2025-08-20 15:50:38 字数:2254 作者:草哥的传说

钱为民目光扫过林深和村民,慢条斯理地开口,声音带着点拿腔拿调的“专家范儿”:

“宋镇长说得对!食品安全无小事,尤其这种大规模网络营销的新兴农产品,更要经得起检验。”

“我初步了解了一下,你们的‘红宝石’宣传‘生态种植’、‘无农残’?嗯,理念是好的。但是…”

他故意顿了顿,吊足了胃口。

“但是什么?”王栓柱忍不住问道,心里有种错乱的感觉。

钱卫民清了清嗓子,拿出一副“专业”的姿态:

“生态种植,不等于完全没有病虫害风险。西红柿,特别是这种高密度大棚种植的品种,易感晚疫病、灰霉病、蚜虫、白粉虱等。”

“按常理推断,完全不使用化学农药,几乎不可能达到商品果的品质要求和产量。”

“你们宣称‘无农残’,这个‘无’字,是否过于绝对?有没有经过严格的、第三方权威机构的全面检测报告支撑?”

他目光锐利地看向林深,带着明显的质疑:

“林书记,恕我直言,仅凭几张照片和所谓的‘蜜蜂授粉’,就断言‘无农残’,这是对消费者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产业的不负责,一旦被查出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啊!”

他摇着头,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

宋国栋立刻接腔,语重心长:

“林深同志,听到了吗?这就是专家的意见,严谨,科学。”

“我为什么要求暂停发放补偿款?就是要用这笔钱,督促、帮助你们先把产品安全问题彻底解决好,这也是对村民长远利益负责嘛!”

“钱教授时间宝贵,我特意请他来,就是想帮你们做个现场快速抽检,初步评估风险。如果真有问题,补偿款正好可以用来整改,这才是专款专用,把钱花在刀刃上!”

这一顶“为你好”、“为村民长远负责”的大帽子扣下来,配合着“省里专家”的权威质疑,瞬间让王栓柱等人有些懵了,心里开始打鼓。

这是啥套路,西红柿难道…真有问题?

财政所里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深身上。

林深拄着拐,站得笔直。

他看着钱卫民那副道貌岸然、实则暗藏机锋的专家嘴脸,又看看宋国栋眼中那一闪而逝的得意,忽然笑了。

那笑容平静,却带着一种洞穿一切的冷冽。

“钱教授是吧?”

林深开口,声音沉稳有力,“好,那就先说您说的那些病虫害。晚疫病、灰霉病、蚜虫、白粉虱,确实是常见问题。防治手段,也并非只有化学农药一条路。”

钱卫民眉头一皱,金丝眼镜后的眼神带着不屑:

“哦?愿闻其详。难道你们双林沟村有什么独门秘方?”

他的语气充满了揶揄。

“秘方谈不上,科学种植而已。”林深语气平淡,却字字清晰,

“其实,这些在我们老祖宗那儿,已经被广泛应用。针对晚疫病和灰霉病这类真菌性病害,我们采用的是物理隔离和生物竞争法。严格控制大棚湿度,安装防滴漏棚膜,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减少叶面结露时间,这是物理阻断病菌传播途径。”

“同时,在定植前,土壤深翻暴晒,并施用EM菌群和木霉菌等有益微生物菌剂,建立土壤有益菌优势种群,抑制病原菌繁殖,这是生物竞争。效果显著,成本可控。”

钱卫民脸上的不屑僵了一下,眼神里掠过一丝惊讶。

这小子…居然懂这些?

林深没给他反应时间,继续道:

“至于蚜虫、白粉虱这类刺吸式口器害虫,我们用的是物理诱杀和天敌防治。棚内悬挂黄色粘虫板,利用害虫趋黄性诱捕成虫。”

“同时,在棚内定植前期,人工释放瓢虫幼虫和东亚小花蝽。瓢虫是蚜虫克星,一只成虫一天能捕食上百只蚜虫;小花蝽则专克粉虱若虫和卵。”

“通过建立棚内天敌小生态,实现自然控害。这些方法,在有机农业规程里都有明确记载,钱教授作为专家,想必比我更清楚吧?”

林深每说一句,钱卫民的脸就白一分。

他引以为傲的专业知识,被林深用更具体、更落地的实践方案,条分缕析地怼了回来。

而且,林深提到的EM菌、木霉菌、瓢虫、小花蝽…这些正是当前国内有机农业研究的热点。

这小子不仅懂,而且实践得如此到位!

“至于您说的检测报告…”

林深目光转向宋国栋,带着一丝嘲讽,“宋镇长,您请专家来‘把关’是好事。但抽检,也得按规矩来。”

“国家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抽样需要代表性和随机性,需要三方(抽样单位、被抽样单位、见证人)共同在场,现场封样,送有资质的检测机构。”

“您这样让钱教授‘现场快速抽检’,请问,这‘快速’是什么方法?试剂盒,试纸?这些快速检测方法的准确性、特异性如何?其检测结果能否作为法定依据?能否推翻我们之前委托市农科院出具的合格报告?”

林深一连串的问题,像连珠炮,打得宋国栋张口结舌,脸色阵红阵白。

他哪里懂这些细节?只想找个由头刁难林深而已!

“我…我…”宋国栋语塞。

钱卫民更是脸上挂不住,金丝眼镜都歪了。

他所谓的“现场抽检”,其实就是想用个便携式农药残留速测仪做个样子,吓唬一下这些“土包子”。

没想到被林深直接点破其不专业、不合规!

他干咳两声,强自镇定:

“林书记倒是…倒是了解不少。不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没有问题,抽了样,测了才知道!”

“可以。”林深回答得干脆利落,“欢迎钱教授按国家标准程序,随时对我们双林沟任何大棚进行随机抽样检测。检测费用,我们合作社出。”

“但是——”

他话锋一转,目光如炬,钉在宋国栋脸上:

“刚才说了这么多,跟我们村民的高速公路拆迁补偿款发放,有什么关系。补偿款的发放依据是拆迁协议,与西红柿检测结果无关。”

“宋镇长以‘食品安全存疑’为由,暂停专款发放,干涉村民及时获得合法补偿,这是典型的滥用职权,属于典型的行政乱作为!”

“如果宋镇长执意要扣着这笔钱等检测结果,那好,我林深代表双林沟全体村民,现在就去县纪委、去信访局,问问这合不合规矩?”

“问问黄展妍书记,她亲自抓的‘红宝石’项目,是不是需要先扣着村民的救命钱来‘证明清白’?”

林深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凛然正气,回荡在财政所里,震得宋国栋耳膜嗡嗡作响。

设置
  • 阅读主题
  • 阅读主题
    雅黑
    宋体
    楷体
  • 阅读主题
    • A-
    • 18
    • A+
  • 自动订阅 不在展示订阅提醒,自动订阅下一章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