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权路狂飙,从驻村干部开始 第155章 实在的竞选宣言
第155章 实在的竞选宣言
更新时间:2025-09-18 11:56:23 字数:2289 作者:草哥的传说

说到最后,林深看着她,语气郑重:

“翠仙姐,你记住,你不是在为自己当这个支书,你是想带着咱双林沟的老少爷们儿、婶子大娘们,过得更像样,更有奔头。心里头装着这个念想,装着咱全村的人,你站在台上,说出来的话就不会错,就有底气。”

小翠仙听完,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地、坚定地吐出来。

眼底那点慌乱像被风吹散的薄雾,慢慢沉淀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清明和勇气。

她挺直了腰板,看着林深,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有力:

“嗯,林书记,我记住了,为了大伙儿,为了咱双林沟!”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

双方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信心、勇气和笃定。

当然,小翠仙眼里还有一丝晶亮的、说不清的东西。

……

选举日,天刚蒙蒙亮,双林沟就醒了。

村部大院被扫得溜光水滑,连片落叶都找不着。

几张课桌拼成了简易的主席台,上面铺着洗得发白的旧桌布。

一面鲜红的党旗,端端正正地挂在正中央的墙上,给这清冷的早晨添了几分庄重。

不到八点,院里就乌泱泱挤满了人,比过年看大戏还热闹。

男人们叼着烟卷,三五成群地低声议论着;

婆娘们抱着孩子,叽叽喳喳;

连墙头上都骑了好几个半大小子,伸着脖子往里瞧。

空气中弥漫着兴奋、期待,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上午九点整,林深走到主席台中央,拿起那个带着杂音的麦克风,用力拍了拍,刺耳的“噗噗”声让喧闹的院子瞬间安静下来。

“双林沟村全体党员、村民同志们,双林沟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大会,现在开始。”

他声音洪亮,宣布了大会的议程。

然后郑重介绍主席台上的几位“贵客”: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县委组织部派来指导监督我们村选举工作的周明同志。”

坐在主席台左侧、穿着藏青色夹克、面容严肃的中年干部周明站起身,向台下微微颔首致意。台下响起一阵掌声。

“欢迎清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宋国栋同志。”

宋国栋脸上堆起公式化的笑容,站起身挥了挥手,目光扫过台下,尤其在王四海和小翠仙身上多停留了一瞬。

“欢迎清河镇党委办公室主任王德发同志。”

王德发也跟着站起来,笑容僵硬地点头示意。

掌声稀稀拉拉,远不如刚才热烈。

宋国栋和王德发的脸上有点挂不住,讪讪地坐下。

按照程序,宋国栋代表镇党委政府发表讲话。

他清了清嗓子,对着麦克风,开始念他那份四平八稳的讲话稿:

“同志们…这次选举,是双林沟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充分发扬民主…依法依规…选出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带头人…促进双林沟和谐稳定、经济发展…”

全是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套话。

讲话时,他的目光看似在巡视全场,实则焦点总在台下——

掠过那些因为兴奋而交头接耳的村民,

扫过坐在前排、穿着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熨得平平整整的碎花棉袄、腰杆挺得笔直、眼神坚定的小翠仙,

最后总是忍不住落到角落里那个面如死灰、蔫头耷脑的王四海身上。

他心里那叫一个堵啊,像塞了一团烂棉花。

他巴不得王四海能选上,那多省心。

可林深这小子太精,居然把组织部的“监军”都请来了。

有这尊大佛在,他宋国栋连个屁都不敢放,还得端出一副“高度重视”、“公平公正”的嘴脸,别提多难受了。

旁边的王德发也好不到哪去,脸上的笑容比哭还难看,坐立不安,屁股底下像长了刺。

接下来,是两位候选人上台做竞选陈述。

王四海被点到名,磨磨蹭蹭地走上台。

他站在台上,眼神飘忽,根本不敢看台下黑压压的人群。

手里捏着几张纸,抖得哗哗作响。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干涩发颤,像生了锈的锯子在拉木头:

“各…各位父老乡亲…我王四海…在村里…也…也干了不少年…这次…这次要是选我当支书…我…我一定…带领大家…共同…共同致富奔小康…改善…改善村容村貌…让大家…都…都过上好日子…”

全是些空洞的口号,前言不搭后语,声音越说越小,最后几乎淹没在台下嗡嗡的议论声里。

“说啥呢?听不清。”

“就这?还没我家老母猪哼哼得响。”

“拉倒吧,还带领致富?他先把欠我家那二百块钱还了再说。”

台下响起一片毫不掩饰的嗤笑声和议论声。

宋国栋和王德发的脸,瞬间绿得发黑,像刚刷了一层劣质的绿油漆。

轮到小翠仙了。

她深吸一口气,稳稳地站起身,走到台中央。

台下几百双眼睛齐刷刷地看着她。

刚开始,她也很紧张,心跳得厉害,手指下意识地绞着衣襟。

目光扫过台下,看到了林深平静而带着鼓励的眼神,那眼神像定海神针,让她慌乱的心一下子安定了不少。

她定了定神,把林深教她的那些话,用自己最朴实、最接地气的大白话说了出来:

“老少爷们儿,婶子大娘们,兄弟姐妹们!”

她的声音清亮,带着东北女人特有的那股子爽利劲儿,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

“我叫王翠萍,大伙儿都认得我,都叫我小翠仙,我没啥大本事,书也念得不多,就念过几年初中。可我知道,咱双林沟,是咱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是咱所有人的家。”

开场白简单直接,台下安静下来。

“咱村这条通往外头的路,大家伙儿都走过,让矿上那些拉煤的大卡车,轧得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前阵子下雨,老李家的小孙子放学回来,摔了个大跟头,滚了一身泥,孩子哭得哇哇的,我看着都心疼。”

“这不,咱们林书记跟县里争取了为咱们村修这条路,我要是当了支书,头一件大事,就是想方设法,尽快把这路给修好。至少,让咱大伙儿出门,脚底下是平的,让孩子上学,不用再摔跤,”

这话一出口,台下不少老人直点头,有婆娘小声说:“是呢,我家孩子上次也摔了,膝盖都磕破了。”

“还有后山那片老林子,”小翠仙的声音提高了些,带着点激动,“那是咱老祖宗留下的,是咱双林沟的根,是咱的风水。不能再让矿上那些人,想砍就砍,想挖就挖,祸害得不成样子了。这事,必须得管,得立规矩,该补种的树苗,一棵不能少。该看着林子的人,必须安排上,咱得给子孙后代留点东西。”

这话说到不少老辈人的心坎上了,有人喊:“对,翠仙说得对,那林子不能祸害了。”

设置
  • 阅读主题
  • 阅读主题
    雅黑
    宋体
    楷体
  • 阅读主题
    • A-
    • 18
    • A+
  • 自动订阅 不在展示订阅提醒,自动订阅下一章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