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想和岁月谈谈 第2章 齐燕铭遗札
第2章 齐燕铭遗札
更新时间:2024-10-23 17:17:38 字数:1786 作者:我想和岁月谈谈

数月前故去的齐燕铭 ,在海内外文化界向负盛名 。20世纪30 年代初,他在北平诸大学做教授时 ,就有《中国文学史》等著作面 世。1940年去延安,数十年来,他因忙于统战、文化行政领导工作, 多年治学的心得大部未及形诸文字。这是异常抱憾的事。

比如,他对《红楼梦》就有不少卓见。1963 年 ,国内为纪念曹 雪芹逝世二百周年 ,在故宫举办了一个大型展览会,曾轰动一时, 不久被邀去日本展出 ,深得扶桑友人赞誉。齐燕铭与阿英主其事。 他们常常为此交换意见,书信不断。这个展览,前些年被判为黑的, 阿英保存的这类信札被作为罪证抄走了 ,至今多半下落不明 。近 日清理阿英遗物,意外地发现幸存二封,从中也可窥见齐氏红学观 点一二。故特绍介。

阿英同志:

近得《龙岩诗词合钞》,其中有两则涉及《红楼梦》者 ,不 知可供访求资料之线索否?送上一阅 。原书阅后盼仍掷还 。

敬礼

齐燕铭 ( 一九六三年)七月四日

另一封也写于 1963年 。其时红学家对新近发现的曹雪芹绘 像及《曹氏宗谱》有争议 ,他从北戴河来函 ,提出自已的见解。

阿英同志:

电函均悉 ,展览总算开幕了 ,真是大喜之至 。五个月的 劳动 ,成绩还不错 ,但把你累坏了 。

曹雪芹像查明很好 ,但我觉得和王冈所画的未必是一个 人 ,王画的那个人从样子看似乎更“酒肉”一些 。

曹氏宗谱事已听昆仑(著名红学家王昆仑 —— 引者)讲 到。这是一大收获。看来这方面资料今后是可能多找到一些。 据说谱上无曹霑 ,果然 ,那可能是作为不肖子弟除了名的 。 这在过去是常有的事 。这倒更可作为“叛逆”的最好的说明 。 我大约月底可以回去 ,余面赘 。

敬礼

齐燕铭 九月二十日

可以补充的是,前年夏季,有天下午,我曾陪上海来的两位友 人 ,去三里河看望他。那天本意是想请他为一家刊物写一篇回忆 京剧《逼上梁山》在延安创作和演出的文章。经再三恳求 ,他允诺 了。这篇长文 ,以《旧剧革命划时期的开端》为题,刊在 1978年2 月发行的《文艺论丛》第二期上,这也许是他有关文艺论述的绝笔。 那天恰逢北京少有的雷雨天,窗外大雨不停,经主人挽留,足足谈 了两个多小时。他谈到前几年的“评红”运动,他说有的观点混乱 得很,有些评论文章连书也没有读懂。他认为有必要撰写一部阐

发小说有关文物典籍的书,否则时代久远,读起书里描写的生活会 愈来愈感到隔膜。在归途中 ,我们曾议论,凭他的渊博学识和对旗 人生活的熟稔,如果有时间,他准能写出一部漫说红楼的好书。去 年7月,他在北京医院住院,我有事去请教他。他又谈起《红楼梦》。 他说,他很想将来空闲时写一部读《红楼梦》的札记,不过目前不 可能,还是争取先写一篇关于曹雪芹展览的文章,借此也表达对老 友阿英的一点眷念之情。

齐燕铭是中国当代一位知名的书法家 。这大概不是孤闻吧。 于篆书尤其拿手,行草也好。他工作过忙 ,偶为友人书写条幅,纯 出之厚谊。故他的手迹在世间流传不多 。不止此 ,他还擅长篆刻。 近些年劳作甚少,我曾见他为夏衍、李一氓所刻,足见其珍惜患难 之情 。他喜藏印谱 ,于钤印之理论极其精通 。十几年前 ,当他得 悉阿英近获铁云藏印二册,连夜趋访 ,阅之爱不释手 ,当即携回, 与自家所藏一一相较,写下一篇精彩的读后记:

阿英同志尝从扬州得铁云藏印两册 , 白纸本 ,原封面题 铁云藏印三集 ,上 、下 ,犹是刘鹗手书 。上册五十七叶 ,下 册五十叶 。每册率单面朱拓六印 ,其面印以一面为一印 ,每 叶承八印 。上下两册共计六百七十九印 。按刘鹗藏印钤拓成 谱在一九○五年左右 。其书一叶一印 ,初 、二 、三 、四集 , 共四十八册 。此殆藏印三集之初稿也 。以余所藏三集校此初 稿 ,此虽少二十余印 ,然亦颇有此长而彼短者焉 。如余所藏 虽得收藏者以臆标注册数 ,检之内容 ,殊淆乱无理;初稿上 册为秦汉以来私印 ,次两面印 ,下册先古官私钵印 ,次秦汉 以来官印 ,次长朱文 ,次玉印 ,次套印 ,其排比虽未必得当 ,

然亦稍有伦脊矣 ,此其一 。余所藏本两面印均一叶一印 ,与 其他各印混淆难分;初稿两面印二十三叶 ,较然可识 ,如贾 、 婴两字 ,若非初稿 ,即无法知其为两面印矣 ,此其二 。初稿 内有注明印觅钮式者三十二处 ,亦另本所无 ,此其三 。从来 印谱甚少注明卷叶数者 ,藏印家谱既定稿 ,钤拓之役每假手 他人 , 因之次第淆乱在所常有 ,西泠印社所出各谱 ,其边款 甚至张冠李戴 ,不校原印 ,何由而知?此所以印谱稿本之可 贵也 。

一九六五年九月齐燕铭读后记 。

又余所藏本之第十四册 ,两面印缺三叶 ,无初稿本对校 , 亦无从而知 。

据方家云,这是论述印谱很有价值的一段文字,同时它本身也 是一页珍贵的墨迹。

1979年 1 月

设置
  • 阅读主题
  • 阅读主题
    雅黑
    宋体
    楷体
  • 阅读主题
    • A-
    • 18
    • A+
  • 自动订阅 不在展示订阅提醒,自动订阅下一章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