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想和岁月谈谈 第7章 宣传《猛回头》被杀一乡民
第7章 宣传《猛回头》被杀一乡民
更新时间:2024-11-05 19:27:03 字数:1389 作者:我想和岁月谈谈

陈天华是辛亥革命先驱者之一,是一位出色的民主革命宣传 家,他只活了三十岁(1875 — 1905)。

1903年赴日留学,1905年8月, 同盟会在东京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被推选为会章起草员,并参 与了《革命方略》的拟定工作。

《民报》创刊,他任撰述员。陈天华 在短促的一生中,写有大量揭露清廷卖国丑行、宣传爱国、鼓吹革 命的激扬文字 。爱国和革命,反对帝国主义与反对清朝封建专制 统治,两者密不可分。陈天华在政论和文艺作品中将这个思想说 得透彻明白。

陈天华自少年时代起 ,就非常喜爱弹词小说一类的通俗文艺 形式作品。

在文言文风行之时,陈天华大胆使用白话文,他的作品, 形式浅显易懂,内容先进,情感涤荡,深得民众欢迎,在酿造革命 舆论上起了不小的作用 。

清廷官府对此非常恼火 ,严为查禁 ,反 而激起民众争相诵读的热情。

陈天华的论述除散见于《民报》等报 刊上一些短文外,出版流传的有通俗文艺作品《猛回头》《警世钟》 《狮子吼》和《国民必读》《最近政见之评决》《最近之方针》《中国 革命史论》等书。

其中《猛回头》写于 1903年,流传广泛 ,在革命 宣传中发挥的作用最大。

“《猛回头》案”发生在 1906年。

1903年 ,湖南新华(陈的家乡)学生杨源浚自东京归,带有 《猛回头》七千册 ,放在新华中学堂 ,被校董会发现 ,全数烧毁 。

《猛回头》是一部小型“鼓词”,是当时革命党人秘密宣传册子之 一 。

全书唱词共二百二十句 ,内八句是引结词 ,加有一些说白 。

陶成章 ① 著有《中国民族史》,编《浙案纪略》一书,凡三卷,记载 徐锡麟、秋瑾二烈土事迹,他在所编《浙案纪略》中有生动的记载 。 1904年后,“内地革命风潮大起,农工平民亦多自相聚议以谋举革 命之事业者”。1906年,浙江金华乡民曹阿狗“善拳勇,性喜锄强 扶弱 ,闻革命之说而悦之”,遂申请加入当地的秘密的排满会党龙 华会,得《猛回头》一册,“阿狗既得此书,携带身边 ,日夜讽诵不 辍,又到处演说”。一日至其姻戚家,有豪者抢夺其戚之牛 ,阿狗 怒,奋身往夺,豪者挥众围之。势急 ,阿狗遽以怀中票布及《猛回 头》书授与旁人,不慎为豪者所持,身亦被擒。豪者以阿狗私通革 命党罪名上告 。事关重大,金华知府嵩连亲自提讯阿狗,希图从阿 狗身上寻蛛丝马迹,查获革命组织,搜捕革命党人。不济,阿狗“体 无完肤”,乃被杀。事后 ,知府广出告示,严禁逆书《猛回头》,阅 者杀不赦,以曹阿狗为例 。但是 ,愚蠢的清王朝不曾想到,杀死一 个曹阿狗,岂能逆转高涨的革命形势?告示一出,而索观此“逆书” 者反转多,“自相翻刊,私相分送者”不绝。《猛回头》在长江流域 革命军、会堂、学校中广为流传,是辛亥革命宣传品中影响极大的 一部。

孙中山领导成立的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影响日益扩大,清封建

① 陶成章,1878—1912,字焕卿,浙江会稽县(今绍兴)人。

王朝要求日本帝国主义政府镇压中国留日学生的革命运动。1905 年 11月,日本政府文部省颁布了《取缔清韩留日学生规则》,留日 学界群起反对 。陈天华愤而于 12月8 日在日本大森海湾跳海自杀, 临死前,他写了一篇“绝命辞”,勉励人们“去绝非行,共讲爱国”, 并留有给留日学生总会的一封信 ,要求他们坚持斗争。陈天华推 翻清封建王朝、推动我中华民族历史前进的革命意志极为坚定,他 在《猛回头》结尾的一首诗中沉痛地写道:“瓜分豆剖逼人来,同种 沉沦剧可哀 。太息神州今去矣!劝君猛醒莫徘徊。”充分表达了他 对时局的深切忧虑和对同胞的殷切期望。

1981年9 月

设置
  • 阅读主题
  • 阅读主题
    雅黑
    宋体
    楷体
  • 阅读主题
    • A-
    • 18
    • A+
  • 自动订阅 不在展示订阅提醒,自动订阅下一章
保存 取消